济宁医学院始建于1952年,1958年开始本科办学,1987年恢复本科招生,是一所以医学教育为主体,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医学院校。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人才培养项目,2012年开始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是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现有济宁太白湖校区、任城校区和日照校区。

一、教育教学

学校现有19个教学单位,3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8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4个。精神医学教育是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校是全国最早开设精神医学本科专业的四所高校之一。精神医学专业建设成就卓著,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应用型)中,获评A++档次、中国六星级应用型专业(6★),排名全国第一。有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学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等次,并顺利通过审核评估。2015年以6年有效期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21年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复审,有效期延长至10年。面向全国30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18000余人。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省级专业特色学院等14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材建设二等奖1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精品课程等34门。省级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连续9年合格率100%。

二、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医护员工6794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1229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50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734人;国家海外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1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香江学者计划入选者、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齐鲁卫生杰出青年等省部级人才44人;教育部、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8人。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级青创科技计划团队、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省卫生健康科创团队、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等30个。

三、学科科研  

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临床医学(精神医学方向)为山东省高水平培育学科。有临床护理、骨科、内分泌科、心内科、儿科等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建设项目,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国家转化医学科学中心(上海)日照分中心3个国家级平台,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山东省出生缺陷研究与转化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35个省厅级平台。有省临床重点专科26个,省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公共卫生重点专科1个,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6个,省医药卫生、中医药等重点学科12个。获批山东省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山东省新一轮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54项。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山东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山东省神经科学学会和山东省医学会法医学分会挂靠学校,主办《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和《济宁医学院学报》。司法鉴定中心被授予“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是山东省法学院校法治人才培训基地、省司法鉴定标准化建设首批示范单位、省法医规范化培训基地,为山东省高等院校唯一法医类全领域领军机构。

四、实践教学 

现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1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其中,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儿科为省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6年位列全国前10%,国家监测指标等级A+,综合服务能力在山东省位居前列。

五、交流合作  

学校以全球化视野积极构建多元、立体的国际化教育合作网络,通过深化与海外高校及科研院所沟通联系,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合作,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化办学格局。国际学生生源国家22个。

六、文化传承  

学校根植孔孟之乡,传承儒家思想,办医学圣地教育,育儒风海韵人才。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为国家育人才,为大众谋健康”办学宗旨,秉承“明德、仁爱、博学、至善”校训,弘扬“求精、求是”校风,形成“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学而不厌”的学风,累计培养了20余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按照“立足山东、服务区域、面向全国”的定位,沿着第四次党代会擘画的发展蓝图,认真贯彻落实“1369”办学方略,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朝着“全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数据截至202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