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客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网上服务大厅
教师邮箱
学生邮箱
OA系统
English
导航
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机构设置
职能部门
学院设置
科研院所
附属医院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信息
科学研究
科研处
科研院所
重点学科
重点实验室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教育基金会
校友会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非直属附院
校园生活
校园风光
团学活动
校区分布
太白湖校区
日照校区
任城校区
高新区科教园
研究动态
首页
研究动态
研究动态
2025-01-16
我校教师应邀在黄河流域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创新论坛上作主题报告
1月13日至15日,黄河流域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创新论坛暨山东大学图书馆第三届青年馆员创新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与高校青年馆员的未来”为总主题,以“AI青年未来——AI赋能青年馆员成长”为2025年度主题,围绕人工智能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与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我校学术评价分析与研究中心主任任淑敏教授应邀作题为《职业·专业·事业:一个图书馆员的追求与成长之路》的主题报告。任淑敏结合40余年从事图情及信息管理工作的实践,从文献检索拓展专业教学、信息意识创新应急服务、情报数据凸显智库地位三个方面,向青年馆员分享了自己在职业选择、专业提升和事业追求方面的心路历程和个人感悟,展示了通过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拼搏专业、奉献学校和社会,在追求成长中收获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与意义。据悉,大会特邀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和济宁医学院的六位业内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全国多所高校图书馆同行参会,会议同步开通直播,2000多人参加线上会议。【信息来源:图书馆撰稿:张琳责编:蒲丽娜终审:张秋生】
2024-12-16
我校教师任淑敏教授应邀在2024年长清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联盟馆长会议上作主旨报告
12月13日下午,2024年长清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联盟馆长会议暨“创新服务理念 推进内涵发展”研讨会在山东交通学院召开。会议由长清大学城高校图书馆联盟主办、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承办。我校学术评价分析与研究中心主任任淑敏教授应邀作题为《创新图情服务 助推学科发展的工作实践与成效》的主旨报告。任淑敏教授以济宁医学院图书馆开展的学科情报工作为例,详细介绍了我校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和学科专业建设目标主动启动学科情报工作,在学科发展目标制定、学科发展监测、把脉院系发展现状、人才引进与评估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和获得的系列成效,并结合实践创新案例,分享了开展学科情报分析工作的思路、工具和方法,深入展示了当前学科情报工作深度维度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工作模板和解决方案。报告获得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下一步,图书馆将继续深化学科情报服务内涵,拓展对当前学术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努力为学校学科建设及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信息来源:图书馆 撰稿:张琳 责编:蒲丽娜 终审:张秋生】
2024-12-16
华中科技大学胡德胜教授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
12月13日,中西医结合学院举办的“微山湖”学术论坛,华中科技大学胡德胜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论坛由中西医结合学院副院长于斌主持。胡德胜以《基于结果导向浅析国自然申请》为题,从评审人角度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的关键要素以及每部分内容的书写技巧及注意事项。他以2022年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标书为模版分享了标书的撰写经验。与会人员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撰写的相关问题与胡德胜进行了互动交流。太白湖校区部分师生参加论坛。【来源:中西医结合学院 撰稿:颜晓 责编:蒲丽娜 终审:张秋生】
2024-12-11
我校教师应邀作图情及医学信息创新服务专题报告
近日,我校学术评价分析与研究中心主任任淑敏教授应邀参加图情及医学信息创新服务的会议,并作多场专题报告。在山东省老教授协会图书情报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暨片区高校图书馆业务培训交流会上,并作《馆员队伍建设及馆员能力提升的实践与成效—济宁医学院图书馆》专题报告。就近年来学校强化馆员队伍建设、提升馆员服务能力,创新性地开展阅读推广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情报服务等多项卓有成效的工作进行了案例分享。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图书馆举办的专题会议上,以《图情工作创新实践与信息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为题作报告,以实践创新案例为切入点,围绕队伍建设、课程建设、信息服务、科学研究、阅读推广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讲解了聚焦学校工作主流勇创图情工作一流的生动实践与工作成效。在山东省医学会第十六次医学信息学学术会议上并作《探索数智时代的医学信息服务—40年文献检索与学科情报工作的变迁与发展》主旨报告,介绍了从事图情及医学信息岗位工作40余年来的管理经验,讲述了如何在文献检索与资源利用、公共卫生应急信息服务、学科情报分析等方面,为学校师生医教研提供信息情报服务。专题报告展示了学校图书馆多年来为全省高校图书馆队伍建设、医学
2024-12-10
我校教师在山东省内经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做主题报告
近日,由山东中医药学会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承办的山东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2024年度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办。我校中医学基础教研室张丽副教授应邀在大会上作主题报告。张丽以《类比与隐喻--内经的思维之光》为题,从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启发及当代知名认知心理学专家侯世达的著作引出,类比是人类的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进而阐述《内经》运用类比和隐喻构建《内经》的医学模式的语言范式,是《内经》的思维之光。报告列举古今医案以说明类比在临床应用上又是医生产生顿悟的灵感之源,类比与隐喻是中医理论创新的思维基础。会议一致通过了成立山东省内经虚拟教研室的决定,我校中医学基础教研室为成员之一。据悉,山东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主要为省内外内经行业以及中医界同仁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对我省今后《内经》学术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信息来源:中西医结合学院 撰稿:刘磊 责编:蒲丽娜 终审:张秋生】
2024-11-26
同济大学刘占举教授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
11月25日,基础医学院举办“微山湖”学术论坛,同济大学刘占举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论坛由基础医学院院长付嘉主持。刘占举以《关键易感基因调控IBD肠道黏膜免疫应答》为题,深入地介绍了炎症性肠病(IBD)的疾病特征,分享了其团队绘制的东亚人群炎症性肠病基因图谱,并重点就中国IBD易感基因如何调控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诱导肠黏膜组织内免疫细胞激活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揭示IBD发病机制,开展相关临床转化研究,精准诊疗提供服务。与会人员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与刘占举进行了互动交流。太白湖校区部分师生参加论坛。【信息来源:基础医学院 撰稿:周晓娅 责编:蒲丽娜 终审:张秋生】
2024-11-21
我校精神卫生学院科研团队在中科院一区期刊《Phytomedicine》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我校精神卫生学院科研团队以第一单位在国际药理学权威期刊《Phytomedicine》(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6.7)上发表题为“Berberine modulates microglial polarization by activating TYROBP in Alzheimers disease”的研究性论文。精神卫生学院副教授王帅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发现中药活性成份小檗碱可通过激活TYROBP通路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极化,进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病理及学习记忆功能。该研究为药物调节小胶质细胞稳态的AD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hymed.2024.156237【信息来源:精神卫生学院 撰稿:王帅 责编:蒲丽娜 终审:张秋生】
2024-11-09
我校护理学院团队在《柳叶刀》子刊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我校护理学院的迟诚副教授科研团队以中文署名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发表一篇题为“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preterm birth,1990–2021: a systematic analysi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disease study 2021”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依托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2021数据库,对全球早产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因早产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不同地区早产发生趋势及疾病负担不均衡的现状,为全球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柳叶刀》(The Lancet)系列期刊作为全球医学研究领域的顶尖期刊,一贯秉持严谨的学术标准,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eClinicalMedicine》(影响因子9.6,中科院医学一区TOP期刊,JCR一区)作为其旗下重要的子刊之一,发表高质量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方面的研究,是临床研究中重要早期证据的国际可信来
2024-10-21
我校教师郭岩受邀参加中国解剖学会第38届学术年会并发表学术报告
近日,由中国解剖学会策划、海南省解剖学会承办、海南医科大学协助的中国解剖学会第38届(2024)学术年会在海口市召开。我校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主任郭岩副教授受邀参会,并发表题为《基于设计思维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的学术报告,展示我校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优势。郭岩在报告中深入探讨了生成式智慧教学背景下,组织学与胚胎学等核心课程的教学挑战与应对策略。她表示,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一直面临资源有限、评价体系构建困难及AI助教互动质量不足等多重挑战,针对上述挑战,我校设计思维教学创新团队精心研究并多周期测试迭代,构建了“设计思维EDIPT五步法”。这一创新方法通过共情、定义、构思、原型和测试五个环节,系统地解决了教学改革中的难题。在该模式下,教师如同产品设计师,不断打磨优化课程这一“产品”,而学生则是最终的“用户”。实践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显著提升,教师的教学满意度也大幅提高。这一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终身学习力的培养,还推动了教学变革,形成了创新教学的方法论体系。同时,助力教师的发展,提升教师面向新学习范式的教学设计能力,充分展
2024-09-24
药学院崔亚男博士在国际顶级纳米科学与材料学杂志《Small Science》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我校药学院崔亚男博士以第一作者在国际纳米科技类顶级期刊《Small Science》(影响因子:11.2)上发表了题为“Renal Clearable H-dots Leveraging Ligand Complexation for Enhanced Active Tumor Targeting”的研究性论文。该研究为崔亚男博士于2020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访学期间完成的相关工作之一,由哈佛医学院Hak Soo Choi教授指导完成。该研究首次提出通过配体修饰肾脏可清除纳米递送系统,突破传统纳米递送系统靶向性以及安全性研究的瓶颈问题,显著提高抗肿瘤药物递送的靶向性以及安全性。研究结果为药物递送系统研究领域打开了新的思路。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smsc.202400246【信息来源:药学院 撰稿:崔亚男 责编:蒲丽娜 终审:苗冠群】
2024-09-20
医药工程学院举办第六期“微山湖”论坛——蓼河分论坛
9月18日,医药工程学院举办第六期“微山湖”论坛--蓼河分论坛。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于谦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论坛由医药工程学院副院长夏勇教授主持。于谦以《多功能抗生物被膜材料》为题,围绕多功能抗生物被膜材料及其抗菌机制的研究、针对生物被膜黏附阶段的两种策略和群体感应是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微生物现象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分享了团队在多功能抗生物被膜材料领域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医药工程学院部分教师参加论坛并与于谦就材料学与医药化学领域交叉融合、跨学科合作、成果转化及应用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为未来的科研工作开阔了思路、拓宽了学术视野。【信息来源:医药工程学院 撰稿:史兴龙 责编:蒲丽娜 终审:苗冠群】
2024-09-20
学校举办第八期“微山湖”学术沙龙
9月19日,由学校科研处、医药工程学院主办的第八期“微山湖”学术沙龙在太白湖校区举办。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夏勇教授和医药工程学院史兴龙博士应邀做客本次沙龙。本次沙龙共安排两个报告。围绕肿瘤相关生物医学领域,夏勇以《医学研究课题研究思路的建立与学术规范的养成》为题,从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分子机制和新型抗肿瘤药物的挖掘与药理机制研究方面,详细阐释了医学研究思路的建立过程,并举例说明了学术规范的重要性。报告内容数据翔实、论述深入浅出,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强烈共鸣。史兴龙博士以《磁金纳米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分子机制探究》为题,分享了在纳米催化治疗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阐释了磁金纳米酶通过改变肝癌细胞肿瘤微环境,进而介导铁死亡和自噬间的互作,最终起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结合在科研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就如何建立科学的研究思路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和激烈讨论,在生物医药领域合作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信息来源:科研处、医药工程学院 撰稿:潘衍有 责编:蒲丽娜 终审:苗冠群】
2024-07-19
山东大学展鹏教授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
为充分激发科研创新活力,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7月18日,药学院特邀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山东省杰青展鹏教授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展鹏以《抗病毒药物化学的前沿进展》为题,紧密结合抗病毒药物的临床需求与最新研究动态,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运用结构生物学、微量点击化学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抗病毒药物的结构优化;围绕HIV候选药物研发、新型HBV衣壳蛋白调控剂发现、高效抗药性抗流感候选药物研究等领域,详细介绍了基于靶标结构和表型筛选的抗病毒药物研究新成果。会后,展鹏与与会师生就药物化学领域的交叉融合、抗病毒药物合理设计的难点以及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为师生未来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策略。药学院全体博士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论坛。【信息来源:药学院 撰稿:李瑞基 责编:蒲丽娜 终审:苗冠群】
2024-07-10
我校附属医院张斌教授团队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
7月10日,我校附属医院张斌教授团队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作题为《PIK3CA突变细胞“外部”致癌新机制》的学术报告。张斌分享了其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突变的肿瘤细胞如何影响周围正常细胞以促进肿瘤这一科学问题,张斌团队与我校泰山学者熊化保教授团队开展了深入合作研究,发现PIK3CA突变肿瘤细胞通过旁分泌外泌体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H3K4me3传递致癌信号并导致肠上皮细胞(IECs)的恶性转化。机制上,此突变稳定cPLA2蛋白,促进AA生成,AA经外泌体传递至IECs并结合Menin,触发恶性转变。联合使用Menin抑制剂VTP50469与PI3K抑制剂alpelisib可有效抑制PIK3CA突变肿瘤。此发现揭示了两者间的代谢关联,并指出了AA作为治疗PIK3CA突变结直肠癌的新靶点潜力。论文通讯作者张斌教授、熊化保教授以及第一作者何宝玉博士、别庆丽博士与参会师生就科学问题凝练、科研团队建设及实验设计细节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太白湖校区部分师生参加学术报告。【信息来源:基础医学院 撰稿:史才兴 责编:蒲丽娜 终审:苗冠群】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