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客
学生
教工
考生
校友
网上服务大厅
教师邮箱
学生邮箱
OA系统
English
导航
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历任领导
机构设置
职能部门
学院设置
科研院所
附属医院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
就业信息
科学研究
科研处
科研院所
重点学科
重点实验室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教育基金会
校友会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非直属附院
校园生活
校园风光
团学活动
校区分布
太白湖校区
日照校区
任城校区
高新区科教园
研究动态
首页
研究动态
研究动态
2025-06-27
澳门大学狄利俊教授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
6月25日,由科研处与精准医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微山湖”学术论坛顺利举行。澳门大学知名学者狄利俊教授应邀担任主讲嘉宾,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闫波主持本次论坛。狄教授以《CtBPpromotes cancer progression by repressing autophagy》为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狄教授系统阐述了CtBP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功能。他表示,CtBP能够通过其C端与Trim28 PGDLV模体形成复合体,使其核内滞留,从而抑制细胞自噬,促进肿瘤转移。此外狄教授还分享了基于CtBP建立治疗靶点,探寻癌症靶向治疗的新策略,为癌症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与会人员与狄教授围绕癌症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以及精准治疗的现状和挑战展开深入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积极交流观点、分享经验,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而热烈。此次论坛吸引了学校众多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更激发了大家对癌症研究领域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热情。【信息来源:科研处、精准医学研究院撰稿:艾志营责编:蒲丽娜终审:张秋生】
2025-06-24
中国中医科学院张树剑教授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
6月23日,由中西医结合学院与科研处联合主办的微山湖学术论坛在太白湖校区举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张树剑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论坛由中西医结合学院副院长于斌主持。张树剑以《针灸学科的第四象限——针灸人文的建立及其内容方法》为题,重新诠释了基础、临床、科研、人文针灸四个象限的内涵,围绕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实践意义进行了重点阐述。报告回顾当前的针灸人文研究成果,从中医学的人文底色、针灸学科发展的需要与必然、针灸科研面临的意义贫困等三个方面提出针灸人文研究的必要性,并阐述针灸文献与理论研究、针灸知识史研究、针灸社会文化研究及针灸数字人文研究四个方面的内容,同时提出了读书、访问与践行为针灸人文研究的三个基本方法。太白湖校区部分教师及学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论坛。【信息来源:中西医结合学院撰稿:颜晓责编:蒲丽娜终审:张秋生】
2025-06-23
公共卫生学院主办微山湖论坛
6月20日,由公共卫生学院主办的微山湖论坛分别在太白湖校区和任城校区举行。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林立主持论坛。上午,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学会前主席、蒙特利尔大学Alain Lesage教授以《Five populational strategies that may explain the steep decrease in adolescents suicide 1996-2024 in Quebec, Canada》为题作报告。他讲解了1996年至2024年间加拿大魁北克地区青少年自杀率显著下降的原因,分析了包括公共政策、心理健康干预和社区支持在内的五项人口策略,并通过数据和研究结果验证其效果,同时提出未来该项工作持续优化的综合策略,实现青少年自杀率再降低25%的目标。下午,加拿大健康大数据科学与创新研究主席,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医学院社区卫生与流行病学系教授、精神病学系教授,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卫生局科学家王健力做了题为《加拿大精神医学教学与科研》的报告。他结合自身的教学、科研及社会工作经历,系统地介绍了加拿大医疗卫生工作的基本构架、运行方式、三级保健模式,以及精神医
2025-06-20
“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姜国胜教授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
6月19日,科研处与基础医学院联合举办“微山湖”学术论坛,特邀“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姜国胜作主题报告。论坛由基础医学院院长付嘉主持。姜国胜以《立足原始创新,注重应用转化--医学研究路在何方》为题,围绕原始创新与应用转化,从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原始理论与创新技术发展、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精准诊疗案例分析与思考等多个维度,解读了医学产学研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医学科研工作者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立足原始创新、如何推进应用转化、如何深化产学研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报告结束后,姜国胜与参会人员就如何平衡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等问题上进行了深入讨论。太白湖校区部分骨干教师及研究生代表参加活动。【信息来源:科研处、基础医学院撰稿:周晓娅责编:蒲丽娜终审:张秋生】
2025-06-13
南京大学侯亚义教授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
6月13日,科研处与基础医学院联合举办“微山湖”学术论坛,特邀南京大学侯亚义教授作主题报告,论坛由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董冠军主持。侯亚义以《狼疮中髓系抑制细胞(MDSCs)的变化及其调控机制探索》为题,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复杂病史和多因素病因学特征出发,分享其团队研究成果。侯亚义团队研究突破性揭示了狼疮患者及模型小鼠外周血中MDSCs比例显著增加,颠覆了传统的减少认知,并阐明其通过释放活性氧(ROS)损伤肾脏足细胞的关键致病机制。团队进一步发现了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诱发的炎症是MDSCs异常扩增的重要诱因,证实固有免疫紊乱为狼疮发病的首要环节。该系列研究为狼疮靶向治疗开辟新方向。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就感兴趣的问题同侯亚义教授展开深入讨论。学校教师骨干及研究生代表100余人参加活动。【信息来源:科研处、基础医学院撰稿:周晓娅责编:蒲丽娜终审:张秋生】
2025-06-06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卫华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
6月5日,由科研处、生命科学学院主办的微山湖学术论坛在日照校区举行。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华中科技大学陈卫华教授应邀作专题学术报告。论坛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王其宝主持。陈卫华以《基于肠道微生物群的NKT 肿瘤诊断、预后及治疗研究》为题,系统阐述了肠道微生物对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 NKTCL)患者潜在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报告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揭示了NKTCL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提出了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对NKTCL患者潜在的保护作用,深入剖析了F. prausnitzii通过其代谢物丁酸发挥肿瘤抑制作用的机制,为NKTCL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讲座过后,陈卫华同与会师生就有关话题进行了交流研讨。日照校区师生200余人参加论坛。【信息来源:科研处、生命科学学院撰稿:张玉然 责编:蒲丽娜终审:张秋生】
2025-06-06
陈京教授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
6月5日,科研处与神经生物学研究所联合举办“微山湖”学术论坛,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陈京教授作主题报告。陈京教授以《Apelin受体(APJ)的研究进展:结构、功能与药理学》(Research Progress of Apelin Receptor (APJ): Structure, Function and Pharmacology) 为题,系统阐述G蛋白偶联受体(GPCR)药物发现的发展历程及最新研究动态,重点聚焦APJ受体的结构、功能和药理研究进展,并分享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在Apelin/APJ领域积累的历年研究成果。报告聚焦APJ受体,从受体-配体相互作用角度,深入剖析配体结合GPCR后激活的G蛋白与β-arrestin信号通路的不同转导机制,探索如何利用这种信号偏向性开发靶向特定通路的治疗策略,以增强疗效并降低副作用。同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冷冻电镜(cryo-EM)在解析GPCR高分辨率结构中的关键作用。陈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偏向性配体、二价配体及双位配体在GPCR介导的信号转导中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指出偏向性配体开发与多靶点药物研发是未来GPC
2025-05-30
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王玉忠教授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
5月29日,神经生物学研究所举办“微山湖”学术论坛,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王玉忠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论坛由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陈京主持。王玉忠以《物理调控与神经修复》为题,依次讲述了中枢神经再生与周围神经再生、现有促神经修复的方法以及物理调控在神经修复中的研究,围绕物理调控技术这一前沿主题,深入解读物理调控(如机械牵拉、光遗传学调控、聚焦超声、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等)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王玉忠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研究动态,重点阐述物理调控如何刺激神经元轴索的生长、促进神经免疫细胞极化、通过调节血脑屏障的功能调控神经网络活动等,最终实现神经功能的修复与重塑,为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慢性疼痛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与会人员围绕超声促进胶质细胞M2极化、瘢痕形成后再修复、渐冻症治疗现状等问题与王玉忠教授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讲座内容前沿、视角独特,深入浅出地介绍物理调控这一交叉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对于启发科研思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科研人员,本科生、研究生代表参加活动。【信息来源:神经生物学研究所
2025-05-27
法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举办“科学探微,正义领航”微山湖学术论坛
5月26日,法医学院(司法鉴定研究中心)举办“科学探微·正义领航”微山湖学术论坛。我国著名法医专家、公安部闵建雄教授应邀作专题报告。院长王业全主持活动。闵建雄立足当前法医职业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实践需要什么样的法医人才”这一核心命题,系统阐释了法医工作的三大核心职责——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和案情调查,强调了优秀法医人才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强健的体魄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三位一体的职业素养。闵建雄表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法医工作者应注重理论体系的构建、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他提出的“不见,依然可以识广”的学习理念,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刻思考。报告会后,与会师生就“理论学习与实务操作的辩证关系”“法医实训工作经验”等问题与闵教授展开热烈讨论。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座谈会为创新法医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重要启示,对推动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法医学院(司法鉴定研究中心)各教研室及全体学生参与会议。【信息来源:法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撰稿:苏潇男责编:蒲丽娜终审:张秋生】
2025-05-23
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杨锋教授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
5月22日,科研处与精准医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微山湖”学术论坛。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杨锋教授应邀担任主讲嘉宾。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闫波主持本次论坛。杨锋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与治疗策略》为题展开专题报告。他系统阐述了团队在自闭症谱系障碍新型非遗传机制研究方面的成果。团队通过构建“一种新的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类似模型”,创新性揭示了自闭症谱系障碍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任何致使大脑中成熟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BDNF)水平降低,以及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成熟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比例(proBDNF/mBDNF)升高的环境变化,都可能引发类似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特征。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围绕“自闭症谱系障碍血液生物标志物开发”“突触可塑性改变干预”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下一步,科研处与精准医学研究院将持续举办高质量学术活动,助力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校科研人员、研究生代表参加活动。【信息来源:科研处、精准医学研究院撰稿:艾志营责编:蒲丽娜终审:张秋生】
2025-05-15
山东中医药大学张思超教授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
5月14日,中西医结合学院与科研处联合举办微山湖学术论坛。山东中医药大学知名专家张思超教授应邀作专题学术报告,中西医结合学院副院长于斌主持活动。张思超教授以“《温病条辨》经典名方在脾胃湿热证中的应用研究”为题,系统阐述了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诊疗经验。讲座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和辨证要点切入,创新性提出“宣化利燥”的治疗理念,并重点围绕三仁汤、小陷胸加枳实汤等经典名方,深入剖析了其组方原理、配伍特点和临床应用要点。张思超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典型医案分析,生动展示了经典名方在脾胃湿热证治疗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中西医结合学院部分教师和学生代表40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活动。【消息来源:中西医结合学院 撰稿:颜晓 责编:蒲丽娜 终审:张秋生】
2025-04-18
山东师范大学李天亮教授做客 “微山湖”学术论坛
4月18日,科研处与基础医学院联合主办“微山湖”学术论坛,特邀山东师范大学李天亮教授作主题报告。论坛由基础医学院院长付嘉主持。李天亮以《代谢调节感染免疫的机制研究》为题,从葡萄糖代谢与病原微生物感染,甲羟戊酸途径与脓毒症两个方面分享了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葡萄糖代谢与病原微生物感染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通过转录组学方法筛选并鉴定了PDCD6在巨噬细胞应对病原细菌感染过程中的负向调节作用,揭示了代谢物乳酸调节天然免疫抵御病原细菌感染的新机制。甲羟戊酸途径与脓毒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Reports》,基于巨噬细胞和小鼠感染模型,通过炎症反应报告基因系统的高通量筛选技术,鉴定了ENKD1蛋白在天然免疫应答中的关键调控作用。与会人员就“PDCD6与LDHA相互作用”“LC3相关吞噬信号通路”“天然免疫识别与应答反馈调节因子”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董冠军表示,本次“微山湖”学术论坛内容丰富,启发性强,为感染免疫领域的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有效交流平台。学校部分教师及研究生代表参加活动。【信息来源:基础医学院、科研处 撰稿
2025-04-11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唐吉友教授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
4月10日,神经生物学研究所举办“微山湖”学术论坛,特邀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知名专家唐吉友教授作主题报告,会议由科研处处长张斌主持。唐吉友以《从临床到基础研究中睡眠医学科学问题的凝练》为题,聚焦睡眠医学领域,系统阐释了Orexin系统在睡眠-觉醒、能量代谢、心血管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等方面的功能,从Orexin系统在嗜睡中的临床研究、Orexin系统在学习记忆中的研究、睡眠障碍在AD中是否存在“时间窗”等多个方面,分享了其团队在睡眠医学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在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午休后嗜睡、厌食症、AD患者海马萎缩等临床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针对“睡眠质量差(多梦)”等普遍问题,唐吉友结合基础研究数据与临床案例,指出“Orexin系统失衡可能是潜在靶点”,并强调“从患者症状反推科学问题”的转化研究价值。此次论坛不仅增强了与会者对睡眠医学的科学认知,更展示了“临床需求驱动基础研究,基础成果反哺临床实践”的“临床+基础”协同创新模式,为打破学科壁垒开展科研合作提供了新思路。学校部分科研人员、研究生代表参加活动。【信息来源: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科研处撰稿人:刘航责编:蒲丽娜终审:张秋生】
2025-04-04
精准医学研究院教授白春雨做客“微山湖”学术论坛
4月3日,科研处与精准医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微山湖”学术论坛,精准医学研究院教授白春雨应邀担任主讲嘉宾,聚焦精准医学前沿,作专题报告。白春雨教授以《炎性巨噬细胞胞外囊泡在胎膜早破中的作用机制》为题,系统阐释了其团队在胎膜早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通过建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EVs内容物-羊膜上皮细胞应答”三元调控模型,创新性地揭示了M1型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通过RNA结合蛋白介导的miRNA递送网络,靶向调控羊膜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为临床干预胎膜早破提供了潜在靶点,并重点介绍了科研团队在“临床样本-基础研究-转化应用”协同创新的科研模式。与会人员就“羊膜力学属性动态平衡维持机制”“EVs药物递送系统开发”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医师结合临床案例,提出羊水源性EVs在妊娠期并发症预警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引发跨领域思维碰撞。科研处处长张斌表示,本次论坛是“微山湖”学术品牌聚焦精准医学领域的深度实践,通过搭建基础-临床-转化的全链条学术交流平台,有效推动学校在该领域的原始创新。学校科研人员、研究生代表参加活动。【信息来源:科研处、精准医学研究院撰稿:艾志营责编:蒲丽娜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9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7
跳转到